《救生》+诗路56.
文/林长信
-反者道之动,弱者道之用.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《道德经-第四十章》;死生若一体,丑美共相生.
1)
我占了审视尸水照片的便宜
年年都成了劳模第一
2)
我严格监控人头的进出数字
必得彻查大家全走光光
我才狠狠把泳池大门锁死
3)
任职救生员的第一天看到报纸
公寓区有个少女趁夜里
潜入大楼的游泳池淹死
那抚尸痛哭的母亲的姓名
偏偏和我小学的女友近似//
2020-4-28#2083(隔行押韵)
>
>附【参考部分】如次,读者大可略去不看.谢谢!
>
诗路56.《阿城说:中国人审丑》林长信/2020-1-21
曾看过刘小东先生的绘画纪录片,他或许在绘画上,有意躲开俗艳、媚俗的漂亮;但是在在绘事前刘先生会一再摆弄主题、以及一些似乎不太重要的背景和道具。因此,他的油画是很科学的,很结构的。画家若一但在意【结构】,要不美也难。美与丑都仅仅是绘画上很方便用以表达主题(画思)的工具或过径。当然绘画的形式/表现/表象是很很重要,但是现代绘画的西洋画家对形式已不那么在意了(其中人不乏绘画技艺高超者),而重在表达一种关于人关于存在的【画思】。刘小东的画思在表达现代人/世界,似乎还未能与现代平行、并肩。
更重要的是:中国人审丑(例如:18罗汉相、陋石)的心理是因为中国人的思想核心在人与人际,而西洋的审美,是因为画家把真/善/美/圣合作一事来看待,与表达/表现。故,从心智上来看,中西画的内在走的是两条路线。刘小东绘画的媒材因为是“油画”,不免要与西方有一次碰头,而非在画思、民族性格上是平起平坐,或比肩同行。他的丑与艺术评论家意大利/艾柯《丑的历史》所究论的,是行路在不同山径上的丑。
至少阿城已经提醒了我们一个观看与思考的角度–特别是选择、主观、痕迹。非常感谢!//
>
参-《阿城对谈刘小东》录影/2018-05-20/ w3-bilibili.com/video/av23672143
本文来自网络收集分享,不代表Pi酷萌短句文学的立场,如涉及侵权请点击右边联系管理员删除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pikumoe.com